2月9日7时,姚海艳、熊招秧、杨凤英等十几名村民来到樟树市经楼镇中林村食用菌产业园,开始一天的工作。记者看到,她们被分到秀珍菇组和滑子菇组,有在库房采摘的,有在包装车间分拣的,也有打包装箱的。整个作业区弥漫着浓郁的食用菌特有的清香。
宜春市委政法委驻村第一书记陈毅杰也参与其中,他在各个工种车间了解情况,不时搭把手。村民们与陈毅杰轻松愉快地打着招呼。
产业园从无到有
“每个库房每天可产1800斤左右的秀珍菇。”在秀珍菇库房里,陈毅杰举起一只长满秀珍菇的菌棒说,目前园区有5个库房生产秀珍菇,30个方舱生产滑子菇,这两种菌菇在市场上很受欢迎。
在包装车间,村民将采摘来的秀珍菇分拣成两类,一级品按每盒250克装填,二级品以每袋2公斤包装。在包装车间外面,有村民将包装好的产品按级别装入泡沫箱中,每箱20公斤,然后用透明胶带封好。
“考虑到村民要走亲访友,园区适当减缓了进度和产量,元宵节后就恢复正常。”陈毅杰说。
午餐后,陈毅杰陪着记者沿食用菌产业园转了一圈,他深有感触地说:“去年这个时候,这里还一片荒芜。用不了多久,这里将成为含菌种研发、工厂化制棒、智慧数字方舱种植和初加工的食用菌产业园,可以提供200个以上就业岗位。”
陈毅杰是2021年8月接受宜春市委政法委党委安排,来到樟树市经楼镇中林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的。当时的中林村被列为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重点整治村,村级集体经济薄弱,是“十四五”省定乡村振兴重点帮扶村。
“作为驻村第一书记,产业经济搞不好,难以取信于群众。”陈毅杰说,为探索富民产业,他和中林村“两委”从贵州省剑河县购买两万棒黑木耳菌包,选择下潭村小组的集体林地试点种植“林下吊袋黑木耳”。
黑木耳每年只能种一季,而且靠天吃饭,产量难保证,效益不稳定。工厂化库房生产是一个趋势,因为工厂化库房一年四季都可以培植鹿茸菇、滑子菇、杏鲍菇、秀珍菇等菌菇。
通过争取到的上级乡村振兴项目衔接资金,中林村建起了1100平方米的工厂化食用菌库房。工厂化库房有了,但制菌技术缺乏,菌棒要从外面引进。此外,生产资金不足,影响产业发展。
自2023年12月份开始,陈毅杰先后9次带领或随同中林村班子成员、经楼镇党政领导、樟树市分管领导等人走访国内食用菌龙头企业深圳万雨生物科技集团(以下简称万雨集团)。
2024年3月,万雨集团与中林村签订食用菌产业园项目协议。产业园占地面积96亩,一期项目投资2800万元,工厂建筑面积2.6万平方米。万雨集团提供菌棒生产和技术服务,统一回购产品,协议期限为20年。
村民“家门口”就业
“我们现在技术还不太熟练,公司是按小时计酬。不同的工种,每小时12元或15元不等。等技术熟练了,按件计酬时我们的工资会更高。”熊招秧一边将装满鲜品的泡沫箱往“货拉拉”车厢送,一边说,“我们都是住在附近的村民,可以边打工边照顾家里。”
17时,“货拉拉”装满鲜品出发了。“明天早上,它们就会出现在长沙、南昌和赣州等地的批发市场和超市。”万雨集团驻中林村食用菌产业园厂长兼技术员陈伟杰说,当天采摘的秀珍菇约8000斤。
18时,村民收工回家了。
“现在看来,我们搞产业帮扶是正确的,找到了产业发展的路子,取得了比较好的成果。脱贫户增收,村集体经济得到增长,致富带头人也看到了产业转型的希望。群众看到了党组织是真正在带领老百姓致富,党组织的公信力大大提高。干群关系变得融洽、和谐了。”陈毅杰说。
夜幕降临。因为临时接到上级通知,陈毅杰要赶回宜春。陈毅杰发动汽车,笑着对记者说:“看到村里在变好,我很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