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上级检察院对知识产权案件集中管辖安排,2022年1月起,万载县人民检察院统一对宜春市辖区内知识产权类刑事、民事、行政案件行使检察权。五个月来,该院以集中管辖为契机,办理了一批侵犯知识产权案件,在办案中不断探索综合保护知识产权的方法举措,以高质量检察履职种好知识产权保护“责任田”。
搭好“棚子”,集约化办理促履职效能提升
为更好落实省高级人民法院、省人民检察院、省公安厅联合印发的《办理侵犯知识产权刑事案件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规定要求,对全市第一审知识产权刑事案件实行集中管辖办理,3月30日,万载县人民检察院成立知识产权检察办公室(下称“知识产权办”),抽调4名优秀业务骨干组建知识产权办案组,打造专业化、综合化办案团队,“一站式”办理知识产权刑事、民事、行政案件,建立健全知识产权检察综合履职模式。
知识产权办成立后,该院立即向宜春市辖区内13家公安局(分局)发函,建立联系协作机制,提前介入一批侵犯知识产权刑事案件,向侵权假冒犯罪“亮剑”。4月13日,万载县人民检察院知识产权检察办公室起诉的首例集中管辖知识产权刑事案件判决,截至目前,该院已办理审查逮捕案件2件、审查起诉案件4件,办案量超过过去五年总和,对侵权假冒犯罪形成有力震慑。
育好“苗子”,精准化服务促企业健康发展
为畅通服务企业渠道、降低企业维权成本、提升服务企业精准度,万载县人民检察院采取“滴灌式”定点服务的方式,梳理宜春市辖区内商标权、专利权比较集中的重点企业,建立知识产权综合保护检察联系点,为企业提供“点对点”检察服务。对受疫情等影响无法面对面接触的企业,该院积极运用信息化手段,搭建“万检·企业维权云平台”,对企业诉求实行“云受理”“云办案”“云服务”。
同时,坚持以点带面,开展多层次的宣传活动,依托派驻县工商联检察联系点走访各大商会,针对各商会的特点开展行业风险提示,围绕版权登记、商标注册、企业知识产权管理等内容提供指导,增强企业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此外,还通过摆摊设点、微信公众号推送等方式,加强社会面宣传,营造知识产权综合保护的社会氛围,传播万载知识产权检察保护“好故事”。
近日,万载县人民检察院知识产权办干警来到樟树市,现场研判侵犯商标权案件3件,进一步拓展知识产权保护高地,开启了知识产权异地司法保护的新征程。
扎紧“袋子”,一体化机制促产权保护升级
万载县人民检察院坚持“上下左右”工作法,全方位守护好企业知识产权的“粮袋子”。一是加强上下联动,落实上、下级检察机关监督办案一体化要求,宜春市、万载县两级检察院知识产权办联动挂牌,建立了案件指导、请示汇报、联合服务等工作机制,统筹推进知识产权综合履职。二是加强行业协同,主动联系市场监督管理、公安、法院等单位,推动建立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机制,强化行政处罚与刑事处罚双向衔接。三是加强内部配合,知识产权办集中办理本院管辖的刑事、民事、行政检察案件,与本院业务部门建立联合办案组,切实发挥检察一体化办案优势,力求提升知识产权案件办案质效。
此外,该院依法履行法律监督职责,强化知识产权刑事、民事、行政案件诉讼监督,维护企业合法权益。在办理一起侵犯知识产权刑事案件中,承办检察官向企业负责人当面送达《侵犯知识产权刑事案件权利人诉讼权利义务告知书》。以往,知识产权被侵害,受害方并不清楚案件的进展。检察机关通过告知侵犯知识产权刑事案件权利人诉讼权利义务,促进司法办案过程进一步透明化、公开化、阳光化,更好地保护被侵权人的司法知情权、参与权和诉讼权,提速复杂案件办理、助推实现办案质效,实现检察机关与权利人“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