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鼓县棋坪镇:“德治教化”激发社会治理内生动力

2022年06月21日 17:26 编辑:杨文亮 新闻热线:0795-3223589

  为增强广大农村党员干部群众的法治意识,及村两委干部、普法志愿者的法律素质和学法用法水平,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去处理问题,不断提高社会管理法治化水平,近日,棋坪镇炉湾村邀请余爱民律师来为村干部、志愿者、群众授课。

  此次法律大讲堂以《民法典》为主线,余爱民律师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和身边的案例以及司法实践中的处理方法,全面细致的阐述了关于婚姻家庭、赡养抚养、继承、房屋宅基地,及农村土地承包等与广大农民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知识。同时,对有需要的村民进行了一对一的法律咨询,向村民说案释法析理,教育和引导村民要养成“遇事找法、办事依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思维习惯和行为习惯。

  近年来,炉湾村坚持“以村干部为带头人、以法律明白人为主力、以网格为依托”的法治乡村建设治理体系,力争实现源头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法治乡村建设落地有声。

  一、党建引领,将德治教化纳入网格

  炉湾村坚持以党建为引领,以服务管理为重点,积极整合各级各类资源,采用“1+2+N”模式配备网格力量,组建1个网格管理团队,配备2个专职网格员,将辖区内党员、小组长、妇女小组长,分配至各个小网格,设为兼职网格员,构建“村中有网、网中有格、格中有党员”的基层治理格局。在网络服务中向村民传递真向善向美的正能量,及时宣传党的惠民好政策、好信息,以点带面,大力培育好家风,净化淳朴民风,引领文明新风,为推进市域治理现代化提供道德引领和力量支撑。

  二、创新乡村普法形式和载体

  作为最基层的农村,创建一个和谐的社会环境尤为重要,为更好地在基层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浓厚氛围,炉湾村积极探索基层治理与志愿服务相融合的路子,以新时代文明实践所为载体,设立道德讲堂,通过“道德讲堂”平台,不定期邀请专家、志愿者们来授课,以“身边人说身边事,身边事激励身边人”“一个人影响一群人,一群人带动一个集体”的形式,相继以“诚信”“礼仪”“和睦”“贤善”“节俭”“廉耻”“阳光”“责任”“幸福”“家和万事兴”“弘扬好家风、创建文明家庭”等核心价值观为主题的“道德讲堂”活动,大力弘扬先进典型感人事迹和崇高品质,让“道德讲堂”成为思想道德高地,不断放大向善力量、净化心灵、促进乡风文明建设,形成了“点亮一盏灯,照亮一大片”的良好效应。

  三、弘扬以孝治家优秀传统文化

  炉湾村坚持形式创新、典型示范,充分发挥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影响,按照“以孝治家、以孝治国、以孝治天下”三步走的理念,建立起“基层党员队伍、义工队伍、慈善企业家队伍”三支队伍,积极开展以孝治家活动,不断加强推动“村规民约、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村民议事会”的“一约三会”建设,对涉及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四方面内容进行规范约束,评选出了一批社会好青年、好婆婆、好儿媳、文明示范户、环境卫生示范户等典型代表,以受表彰示范户为榜样,弘扬乡风文明,传承以孝治家,倡导厚养薄葬、孝敬父母、尊老爱幼、红白喜事简办、殡葬改革、文明祭祀,抵制红白喜事大操大办和天价彩礼,抵制打麻将扑克的坏习惯。同时用好“以孝治家”幸福大食堂,为孤寡老人、残疾人和卧病在床等困难群体提供免费午餐,给他们送去大家庭的温暖。还要从退休教师和“留守妈妈”中挑选出一批“好妈妈”,精准扶助留守儿童,通过言传身教做榜样,引导留守儿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俗话说远亲就是不如近邻,只有真正做到“我为人人,人人为我”,才能实现“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让每一位村民过得开心、安心、舒心,真正实现让“以孝治家,幸福万家”。

  来源:铜鼓县棋坪镇 刘梦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