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城市探索“母舅”驻所 、“母舅”住村、 “码上”解纷非警务警情分流处置机制实现多赢效果

2023年12月06日 11:02 编辑:周袁晓丹 新闻热线:0795-3223589

今年以来,丰城市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针对非警务警情占比高、警力占用大、处置后群众回访满意度不高的问题,大力推进非警务警情分流处置有效衔接工作,探索形成了“母舅”驻所、“母舅”住村、“码上”解纷工作机制。该做法获得省委常委、省委政法委书记罗小云批示肯定:“不断总结并完善‘母舅’调解模式,已形成了丰城的特色,很好!望丰城市持续抓好这一模式的运用,在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中发挥更大作用!”

丰城市常年警情数在4.5万起以上,其中非警务警情数约占总警情数的40%,非警务警情占比高、警力占用大、处置后群众回访满意度不高。为有效解决此问题,丰城市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充分依托本市“母舅坐上”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品牌,探索形成“母舅”驻所、“母舅”住村、“码上”解纷工作机制,将“母舅”调解员前驻到派出所专门负责调解工作,在农村村(居)选聘“母舅”调解员参与调解,大力推动非警务警情分流处置有效衔接,公安民警处警时间每起平均降低约三分之二,实现了群众满意、民警减负、基础工作提升的多赢局面。

2023年7月机制运行以来,全市共调处非警务矛盾纠纷4956起,调处成功率由原来的63%上升至98.5%,群众回访满意率达99%;2023年第三季度,在宜春市“民调评警”测评中综合满意度提升3位,有4个公安派出所位列宜春市前20名,创历史最好成绩。

“两类模式”

实现非警务警情高效分流处置

一是在城区和乡镇集镇采取“母舅驻所”模式:在32个派出所全部设置“母舅驻所调解室”,各乡镇(街道)选派3至4名调解经验丰富、工作认真负责的“母舅”调解员常驻在派出所,承接非警务警情调解工作。派出所民警出警到达现场后,对非警务警情,通知驻所调解室由其调度事发地或当事人常住地网格员15分钟内赶到现场,共同参与现场调解,后续按照“现场调解——移送驻所母舅调解室调解——线下或线上移送市综治中心调解——引导司法程序解决”的模式,逐层引导化解纠纷,所有调解成功的案件均进行回访,闭环管理。今年7月以来,城区派出所共调解非警务警情3299起,占全市非警务警情的67%。

二是在农村及偏远地区采取“母舅住村”模式:依托村(居)委会综治中心设立“母舅住村调解室”,由村(居)委会从在本村居住的德高望重的“五老人员”和退休干部中选聘住村“母舅”,统一承接本村的矛盾纠纷类非警务警情调处工作。农村派出所接到出警指令后,对非警务警情,在出警的同时,通知住村“母舅”立即赶到现场稳控局面,与民警共同调解,后续按照“现场调解——移送住村母舅工作室调解——移送乡镇综治中心调解——线上移送市综治中心调解——引导司法程序解决”的模式,逐层化解非警情纠纷。今年7月以来,农村住村“母舅”共调解非警务警情1657起,占全市非警务警情的33%。

“两种方式”

实现线上线下高效化解纠纷

一是线下“一站式”调解让矛盾快速调。各乡镇(街道)组建常驻派出所的“母舅”工作团队,24小时承接派出所矛盾纠纷类非警务警情。同时,视矛盾纠纷数量、类别和复杂程度,由乡镇(街道)政法委员协调调度乡镇部门和市直单位,采取“轮驻”“随驻”的方式进驻到驻所调解室,参与到矛盾纠纷调解工作中来,做到“简单纠纷就地化解、一般纠纷多元化解、重大纠纷联合化解”。7月份以来,全市共移交母舅驻所调解室2348起,化解成功率由之前的60%上升为98.5%。

二是线上“一键式”“码上”调解让群众少跑腿。开发线上“母舅坐上解纷码”平台,纵向贯通县、乡、村、网格,横向与市综治中心、110指挥中心等平台互联互通,基层排查发现的矛盾纠纷均可线上录入生成“母舅坐上”解纷码,由市综治中心调度全市“母舅”调解员、律师资源,通过视频连线指导或参与调解,实现纠纷网上调、事情网上办、群众少跑腿。7月以来,市综治中心与“驻所调解室”共视频连线59次,提供远程法律咨询、调解服务85人次。针对驻所调解室调解不成功的纠纷类警情,录入“母舅坐上”解纷码,由市综治中心调度多部门力量或市级品牌“母舅”调解员进行调处。群众通过微信扫码可获得远程视频调解、线上开庭、线上司法确认、线上法律咨询等“一码解纷”服务,并实时查看办理进度。

“四项机制”

实现群众诉求高效规范办理

一是闭环运行机制。所有非警务警情,按照“110接警处警——警网联动现场调——母舅住村驻所调——综治中心兜底调——无法调的引导诉讼解决——专班逐案跟踪回访”的流程,实现了全流程无缝衔接、闭环运行。工作专班跟踪回访,定期分析研判考核,保障了群众诉求“事事有人管、件件有落实”。

二是24小时值班备勤机制。住村“母舅”调解员日常生活就在本村,驻所“母舅”调解小团队每天延时服务到晚上10点,之后由乡镇(街道)值班干部与派出所对接,参与非警务警情调解,遇有紧急情况驻所“母舅”随叫随到,做到诉求有人应、矛盾有人调,实现了与110接警平台的24小时无缝对接。

三是专班运行机制。组建共10人的“12345与110非警务警情联动处置”专班并进驻市综治中心实体化办公,专职负责非警务警情分流、调度、回访、考评以及与综治中心对接等具体事宜。制定《非警务警情联动处置流程图》,专班每月参与市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工作例会,分析研判非警务警情联动处置情况,目前已编发工作专报16期。对存在涉稳隐患的,对接市综治中心向涉事单位发送矛盾纠纷风险提示函、督办单;对紧急突出问题,市综治中心立即召集相关单位召开协调会议,明确措施、落实责任、统筹解决,目前市综治中心已向有关单位发送风险提示函50份,组织召开专题协调会11次。

四是考核奖惩机制。出台《非警务警情分流处置工作考核评价实施办法》,对各调解室调解数、调解成功率、群众满意率、快反机制等进行量化考核,纳入年度平安建设工作考核内容。对成效排名靠前的派出所和驻所调解室,奖励10万元;对工作推动不力、措施不实、进展缓慢的,进行约谈督促整改、跟踪问责问效,对受到督办、约谈多次的单位,年终由市委市政府发给“踢皮球奖”“蜗牛奖”或综治考评末位单位等,倒逼压实责任,推动工作长效开展。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