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鼓县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 创建纠纷化解和诉源治理“桥头堡”

2023年12月06日 11:15 编辑:周袁晓丹 新闻热线:0795-3223589

编者按

枫桥经验,是指20世纪60年代初,浙江省诸暨县(现诸暨市)枫桥镇干部群众创造的“发动和依靠群众,坚持矛盾不上交,就地解决,实现捕人少,治安好”的经验。

近日,纪念毛泽东同志批示学习推广“枫桥经验”60周年暨习近平总书记指示坚持发展“枫桥经验”20周年大会召开,为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提升矛盾纠纷预防化解法治化水平指明了方向。

为大力弘扬新时代“枫桥经验”,全面展现新时代“枫桥经验”历久弥新、与时俱进的生动实践,宜春政法推出“新时代新征程·‘枫桥经验’的宜春实践”专栏,今日刊发《“和安庭”调解:和谐又安心——铜鼓县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  创建纠纷化解和诉源治理“桥头堡”

核心提示:

铜鼓是个山区县,地广人稀散、交通不便利。为就近解决群众矛盾纠纷,免除群众奔波之苦,2018年,铜鼓县在排埠镇试点,将人民法庭和基层党支部有机结合,创办村级“和安庭”。

“和安庭”由法官担任负责人,以派出所、司法所、乡镇平安办、村“两委”等相关人员为调解成员,针对家事矛盾、邻里关系、小额债务、交通事故等纠纷先行诉前调解,取得了明显成效。

连续多年,铜鼓县委政法委持续深化平安建设,深入推进基层社会治理,不断总结和推广“和安庭”经验,拓展和升级“和安庭”内涵,并在县域范围内推进“和安庭”建设,将“和安庭”打造成纠纷化解、普法教育和诉源治理的“桥头堡”。

如今,铜鼓县当地群众有纠纷都乐意到“和安庭”调解。“和安庭”已成为铜鼓县探索基层社会治理的新路径。

“和安庭”现场调解一起纠纷

“和安庭”调解让人心服口服

前不久,一起劳务纠纷在排埠镇永丰村“和安庭”调解。一开始,村民们情绪激动: 

“这么多年了,做事的务工费都不给我,太缺德了!”

“再不给我结清账,以后你们就别从我家门口过了!”

原来,当地某旅游开发公司在该村建设景区漂流项目,雇用该村8位村民负责处理土方、运送苗木、粉刷外墙等。旅游开发公司在支付了部分款项后,因经营困难,后续费用一直未再支付。后来,旅游开发公司中途数次更换经营管理人员,加上部分村民凭证不足等原因,导致纠纷久拖不决。

村民向“和安庭”提交纠纷材料,寻求调解。

考虑到时间久远、证据缺失、已过诉讼时效等复杂因素,铜鼓县人民法院城郊法庭庭长樊伟富、调解人员和镇村干部组成调解团队。调解团队发挥各自优点,与村民和经营者耐心沟通、释法说理、分析利弊。经过一整天的调解,经营者和村民达成和解。经营者同意一周内支付相应的款项。  

村民说:“‘和安庭’法官讲法、调解人员说理、镇村干部讲情,这样的调解,让我们心服口服。”

经营者说:“‘和安庭’有法官参与调解,更直接、更权威,大家都信服。”

调解员说:“‘和安庭’调解既可以减少当事人对‘对簿公堂’的抵触情绪,又可以节约走诉讼程序花费的时间、诉讼费和精力,也能达到诉讼追求的结果。”

樊伟富说:“从受理到调解,‘和安庭’在老百姓家门口全流程化解诉求,更能有效化干戈于诉外,止纷争于庭内。”

“和安庭”就近解决群众纠纷

铜鼓县人民法院城郊法庭下辖温泉镇、排埠镇及大沩山林场,居民群众比较稀散,交通条件仍不便利。 

为就近帮助解决群众的烦心事、免除群众奔波之苦,城郊法庭与排埠镇探索联合在村级创建“和安庭”。

2018年8月,“和安庭”第一庭在排埠村揭牌成立。

“‘和安庭’的名字中,‘和’即和谐、和气;‘安’即平安、安全;‘庭’既有调解庭、又有大家庭的意思。”樊伟富告诉新法治报全媒体记者。

“和安庭”由法官担任负责人,派出所、司法所、乡镇平安办、村“两委”等相关部门人员为成员,各村的网格员为联络人。针对家事矛盾、邻里关系、小额债务、交通事故等纠纷,“和安庭”先行调解,致力化解纠纷于诉前。

半年的试点,“和安庭”取得了超出预期的成效。当年,城郊法庭排埠镇案件调撤率达到80%。

2019年4月,排埠镇出台《开展“和安庭”建设活动实施方案》,将全镇划分为三个片区,每个片区由三个以上地理位置相邻的村成立“和安庭”;要求每个“和安庭”有一间活动室、一套设备、一块门牌、一句标语、一个徽章、一套制度、一本台账。

规定由铜鼓县人民法院2名专业法律人士以及镇法律顾问担任队长,各村培养2名“遵纪守法、品德良好、群众公认”的贤能之士,并以其为骨干组建一支专(兼)职结合的调解宣讲团。

调解宣讲团每月定期集中进行矛盾纠纷调解;调解宣讲团负责引领乡风文明、宣讲法律政策、调处矛盾纠纷、反映社情民意、倡导移风易俗等5个方面的职能职责。

自2018年8月“和安庭”成立以来,城郊法庭排埠镇案件调撤率达85.98%。

“和安庭”成为诉源治理“桥头堡”

“排埠镇有个‘和安庭’,村民不出村就能解决纠纷。要是全县各乡镇都有这样的‘和安庭’多好,我们也不用跑到县城去打官司,还能省不少钱呢。”不少乡镇的村民感叹。

民有所呼,政有所应。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党的群众路线,有效凝聚法治服务乡村合力,打造纠纷调解、普法教育、诉源治理“桥头堡”,2020年6月,铜鼓县委政法委下发《铜鼓县矛盾纠纷化解平台(和安庭)建设实施方案》。

根据全县社会治安状况、人口密度、地理位置等因素,选择36个中心村,将之前的巡回法庭改建成“和安庭”,并开展规范化建设,设立固定的标准场所向群众提供高效便捷服务。以每个“和安庭”为圆心,在临近各村设立联络点,辐射和服务周边村落。 

每个“和安庭”配置一支以政法干警、基层政法委员、法律工作者、心理咨询师、社会工作者为主要成员的队伍,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五老”人员、“身边的中国好人”、志愿者等多方互动。

当家事矛盾、邻里关系、小额债务、交通事故、土地权属争议等纠纷被提交至“和安庭”时,如果是争议不大的纠纷,“和安庭”成员及时上门调解;若争议较大又一时难于调处的,则在“和安庭”群里报告,成员群策群力,多元参与解决纠纷;若纠纷复杂难以调解的,则转入立案程序,并开庭审理。

2020年,全县调撤率79.34%;2021年,全县调撤率88.65%。“和安庭”成立以来,案件调撤率、服判息诉率也在逐年上升。2021年12月,城郊法庭“和安庭”成为首批10个新时代江西法院人民法庭建设案例之一。

建设15个标准化“和安庭”

2023年初,在宜春全市“只进一扇门、解纷万家事”改革实践影响下,铜鼓县委政法委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紧紧依靠人民群众,持续深化、丰富、升级“和安庭”内涵,在6镇3乡重点打造15个标准化“和安庭”,并与县乡两级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平台有效衔接联动。

按照一个标识清晰的路牌、一间功能完备的调解室(网格法庭)、一套适用的办公设备、一块统一的门牌、一个统一的徽章、一套完整的工作制度、一本规范的台账、一张二维码电子名片等“八个一”标准,对“和安庭”进行实体化建设。

将“和安庭”电子名片嵌入“铜鼓智慧治理”小程序,群众有矛盾纠纷,可以扫码上传诉求。联络员核实纠纷原委后,告知“和安庭”成员,调解程序随即启动。调处进展同步上传,当事人可随时查看。

为解决当事人在外地不能参与现场调处的难题,“和安庭”还建立了线上调解系统,矛盾纠纷当事人可远程视频对话调解专家参与“会诊”,同时可进行线上签订调解协议和司法确认。

今年以来,“和安庭”共计化解群众疑难复杂纠纷13起、诉前调解矛盾纠纷127起、执行和解案件135件,辖区万人成诉率稳步下降、案件调解撤诉率稳定在75%以上。 

“创建‘和安庭’,就是让人民法庭与基层政府联动,努力打造村一级党建引领的协商共治机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平台、人民法院的巡回审判点。”铜鼓县人民法院院长施学珍说。

“‘和安庭’是司法为民的新平台,是巡回审判的新场所,‘和安庭’坚持便民、为民原则,注重调解、调判结合,是‘马锡五审判方式’在新时代的新诠释。”铜鼓县委政法委书记余伟彬说,“是人民法庭和基层党支部有机结合后,探索的社会治理新路径。”

如今,铜鼓县当地群众有纠纷,都乐于到“和安庭”去解决。铜鼓“和安庭”引发中央、省市媒体关注。“和安庭”已成为铜鼓县探索创新基层社会治理的一张亮丽名片。

  来源:新法治报